06 février, 2007

電影血鑽石裡的AK-47童子兵

這篇,是我在 ptt 的 Warfare 板上回覆別人的文章。

: 這些被抓走的小孩
: 被革命聯合陣線解放後
: 便被不停的洗腦到六親不認
: 還到處亂殺人殺害自己的同胞
: 在想如果阿共打過來後
: 若兵源不足也可以訓練這些18歲以下的童子兵
: 戰力可能還不輸大人
: 而且他們體形小,被彈面積小是大優勢
《阿拉不是一定要》,這本書是從那些小孩子的主述的角度來寫的。

書的內容我不贄述了,只是提出幾個觀點:

一,暴力是一種文化一種習慣。

我們住在台灣社會太久了,雞都沒有殺過了,何況是人?可是例如古羅馬文明,競技場上直接看獅子怎麼把人生吞活剝的表演,竟然也會有幾萬人爭著去,還座無虛席。

死人看得多了,腸開破肚的景象就不可怕了。和已身的痛苦就失去了連結,於是就不再會「在橋上看魚悠游,連結到自己的快樂經驗,所以覺得魚很快樂」,看到別人的痛苦也不會覺得那是痛苦了。只會有一種征服和控制的快感了。

忘了是在哪一部漫畫裡看到這樣的句子:「人類是一種動物,所以也有動物的原始本能,看到比自己弱小的動物屈服在自己的暴力之下,就會得到原始狩獵的快感。」

我們小時候也有玩具手槍啊,只是他們的玩具是真槍罷了。

一旦暴力和痛苦的感覺失去連結,就會變成理所當然。人類的社會之中有太多這樣的理所當然的暴力了。

也有太多的他人的痛苦都被理所當然地忽視了。


二,人口結構不同。

西非社會的出生率很高,這一點倒是別忘了。台灣社會,一個家庭裡有三個小孩就算是很多了,可是他們那裡的婦女,可以的話,一年一個,八年生九個、十個小孩,都叫正常。

新生兒的夭折率也很高。所以就只好生更多,以應付傳統農業的人力需求。

結果生太多,太窮,養不起,所以送到軍隊,軍隊壟斷許多外援和補結,軍隊有吃的,有喝的,雖然可能會戰死,但也才能活下來。

但如果留在自己家裡,爸媽自己都吃不飽了,絕對是死路一條。

至於受彈面積的部份倒不盡然,反正是機關槍,噠噠噠都是連發的,打不到,掃也掃到了。而且小孩子的反應、速度、戰術思想都比不上大人啊。不盡然會有優勢… (嘆)

Aucun commentaire: